石膏类雕塑

石膏雕塑介绍
石膏雕塑,指以石膏为原材料制作雕刻而成的雕塑。石膏雕塑从用途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观赏与教学雕塑,一般用于美术教学、练习之用。石膏像是头像素描的基础。
二是建筑装饰雕塑,建筑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类别。指固定的配合或装饰建筑群、建筑物、建筑局部的雕塑总称。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师整体设计的内容之一。它们应与建筑的要求及风格相适应,装饰则要考虑到当地子午线及面向、早晚,采取相应的技巧和措施。能加强建筑空间感、美化建筑整体和突出主题思想。

雕塑石膏实体铸型的制作工艺
失蜡铸造采用的铸型通常称为型壳,铸造雕塑作品铸件(尤其是大型雕塑铸件),要求型壳光滑度高,且透气性好,铸件表面要易于清理。这里重点介绍两种适合艺术品铸造所使用的制型壳方法——一种是实体铸型法,另一种是多层型壳法。前者是一种实心模壳,后者是空心模壳。
一、石膏铸型铸造艺术品的特点
(1)还原性好。石膏在变成固体的同时要膨胀,能盈满模型的微小细部,纹饰清晰.立体感强,能将原作很好地还原。
(2)用石膏型壳铸造的艺术品,表面光洁度好。这是由石膏本身的细腻性决定的。
(3)可铸造出精细薄件艺术品。石膏的热导率低,冷却时间比砂型长3~6倍,可铸出壁厚0.6mm的铸件。
(4)操作方便,易于掌握。(5)制作周期短。
(6)易于清理铸件表面,尤其对于复杂的造型,清理时不易伤及表面。
石膏铸型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艺术品铸造中,国内已运用石膏铸型成功铸造多座六型城雕。高达Sm以上的城市雕塑,用石膏铸型整体浇铸成型,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三人物形象更接近原作,降低了后期焊接和打磨的难度。
二、石膏铸型的材料
纯石膏加热时体积收缩大致为1.5%~2.5%.同时导热率又低,因此烧干时容易产三
裂纹,不能直接用作铸型浇注,必须加入耐火材料,以减少及补偿加热石膏的体积变化:石膏铸型的混合材料中,石膏的质量分数一般为27%N37%,通常混合用的材料有硅三粉、硅酸铝粉(砂)等。石膏是普通的制模用石膏;其他附加材料,如砂子,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砂子,河滩上的干净沙子也可以直接使用;硅石粉可以到化工商店购买。一些国外的雕塑家尝试着将陶渣(就是将烧制过后的陶片碾碎,或者把1日的烧制过的型壳磨碎)混合在新的石膏浆中做铸型。
一般来说,石膏与砂石的比例为:一份水、一份石膏、两份硅石粉。每次使用用的水量要非常精确,最好用一些固定的容器,标上标号,这样混合时就不会搞乱了。
三、石膏铸型的制作方法
(1)在蜡型上同翻制石膏模的方法一样敷抹石膏混合浆料,使之有足够的厚度。注意在蜡型表面涂第一层浆料时,要使用细腻的硅石粉或使用购买来的厂家配制好的面层石膏浆料,以保证铸件表面更细腻。
(2)涂抹厚度大约4cm后,在其外随涂抹型焊接并用钢筋结构加固结实。如雕塑体量较小,可用金属丝网弯成筒状套在石膏敷抹型外部进行加固。
(3)在已经焊接好的钢筋结构或筒状金属网内外再继续敷抹浆料,直到总厚度为6-8cm,体量较小的蜡型敷抹这样的厚度即可。如体量更大的蜡型,敷抹的厚度还要增加.
四、石膏雕像的清洁
石膏像以清洁白净为美,要维持其原始的美,应在新购来的石膏上立即罩上一层玻璃纸或塑料薄膜。在处理石膏像上染上的灰尘时,应用洁净的鸡毛掸子或软毛刷、毛笔等轻轻拂掸,或用干净细软的棉布揩抹。不能用湿抹布揩,否则会愈揩愈脏。石膏像需挪动位置时,应戴上洁净柔软的手套,或在手摸处垫上干净细软的绸布或棉布,切忌直接用手捧抱石音像,避免其沾上汁渍。
石膏像放置久了,或存放中不注意沾上了污迹,可视情况作如下处置:对于小块的污迹,可用小刀轻轻地将其表面薄层刮去;如果是沾上了墨迹,而又渗透较深,就要将墨迹处挖去,再用调合过的石膏将其填补上,晾干后,用细砂纸打平即可。填补上的石膏如与原石膏色调不一致,就会影响美观,遇此情形,可将整个塑像辞一遍,加涂石膏水的方法是:将30克生石灰充分搅拌于1000毫升清水中,再将石膏制品浸泡3~5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洗2~3遍,晾干,最后撒上一些白垩粉,石膏像便会洁白如初。如果是陈迹多年、十分肮脏的石膏像,就无法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了。可将石膏像浸入在比例为1000毫升肥皂水加10~20毫升氨水的水中,轻轻洗涤10分钟左右,取出用清水冲净即可。如果实在脏得很厉害,用此方法无法洗净,可在石膏上涂上一层仿铜颜色,将其改制成仿铜塑像,更雅观别致.

装饰石膏制品
建筑装饰石膏制品,是广泛应用在现代家居住宅和绝大多数室内环境的重要装饰与装修材料之一,主要有石膏板和装饰石膏制品两大类。
石膏材料及石膏制品在建筑室内的装饰与装修中应用较多,尤其是在家庭住宅
的装饰和装修中。石膏具有质地相对较轻、防火性能良好的特点,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板材,其阻燃耐火等级均为一级,是各种环境室内装饰装修的首选材料之一;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各种石膏空心条、石膏线、石膏柱、石膏浮雕、石膏饰角等产品则显得大方,用在室内装饰装修中具有明显的异国情调。石膏材料及其产品的种类相当多,在这些石膏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各种平面石膏板材,它不仅可以用作吊顶材料,也可以用来做墙体、管线的防护材料,甚至可以用作地面上地板的基层铺装材料。
石膏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以外,其体积膨胀系数较小,仅为1%,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优于其他装饰材料,因此在室内的装饰与装修施工中,凡属于墙体、棚面施工中形成的缺陷,都采用石膏粉进行修整。石膏制品的加工性能较好,可以采用钜、刨、钉、钻等施工工艺进行安装,非常方便。但是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石膏制品吸水,因为石膏制品的缺点是吸湿性强,吸水后其强度明显下降。与应用其他同类的材料相比石膏板还具有质轻、强度高、能相对增加使用面积以及防蛀、隔热、吸声等优点

罗马柱
罗马柱,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础、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
罗马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式(塔司干式、复合式)。
其中塔司干式和复合式是在前三种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罗马柱式。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爱奥尼克式的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科林斯工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塔司干式的柱身比例较粗,无圆槽、有柱础的一种简单柱式。复合式则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加上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柱式趋向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

陶立克
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克
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希腊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科林斯
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希腊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并加以改造,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并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他们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发展出塔斯干柱式。

GRC罗马柱
GRC罗马柱包含圆柱和方柱,分为光面型;线条型;雕塑型;镂空型等。
1.光面型的柱在建筑上给人一种很明朗,大气的感觉,显得大方。
2.线条型柱其特有的罗马柱般的装饰线简洁明快,流露出古老的文明气息,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
3.雕塑型柱给人一种优容华贵的感觉,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中,大量使用了雕塑型的构件的建筑。
4.镂空型的柱是最难做的柱,多以各种艺雕为主,其纹理之间大部分镂空。

石膏线条
石膏线条是石膏制品的一种,一般用在室内装修装饰中作为顶角线,围绕房顶边缘一周,可带各种花纹,其内可经过水管。实用美观,起到豪华的装饰效果。目前较好的有武汉高档石膏线等。
结构
石膏装饰材料
石膏制品的一种,主要包括:角线,平线,弧线,灯池等。原料为石膏粉,通过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灌入模具并加入纤维增加韧性,可带各种花纹,其主要安装在天花以及天花板与墙壁的夹角处,其内可经过水管电线等,实用美观,价格低廉,具有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功能,并能起到豪华的装饰效果。
施工方法
角线快速安装法
1.在需安装的顶角或其他部位先用水泥钢钉钉上木块,木块一般规格为15 (厚)mm ×60 (宽) mm×50 (长) mm,间距为330mm左右,钉木块处必须与角线上滑块接缝处吻合。
2.在每一处墙角安装前,须将角线里的雕花滑块裁出一个完整的花,刨去滑边,以便最后打钉处粘上盖合。
3.将取好的角线对准已钉好的顶角上木块位置,推开雕花插件,打入2~3枚圆钉,每钉一块往前推一段,最后一个接口用玻璃胶浆预先裁下的雕花粘上,遮住钉眼,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灯池的施工
施工:
1.将灯池擎起,从灯池中心孔拉下电灯线。对好定位中心和定位边线,用丁字木支撑把横杆对准弯边位置,将整个灯池擎到顶棚,防止移动。
2.通过在灯池上已钻好的 f 6mm通孔位置用 f 6mm钻头的电钻在顶棚上钻孔。
3.在 f 6mm孔中打入木楔或塑料膨胀管,用螺丝刀凿去在凹槽处可能外露的木楔,除去灰尘,拧入木螺丝,用贴片将螺丝帽粘盖。

浮雕简介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上的著名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
浅浮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亚述人,大概是最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浮雕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其中环境与光线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优秀的雕塑家总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从而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主要形式
浮雕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1、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式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
2、薄浮雕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深2~5毫米。薄而有立体感,以疏衬密,刀法洗练;
3、阴雕通常在箱、橱、床、柜的板面雕刻。不用画稿,以刀代笔,意在笔先,以明快的刀法雕刻阴纹图案;
3、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4、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
5、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6、镂空雕是把所谓的浮雕的底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过去常用于门窗栏杆家具上,有的可供两面观赏。

石膏像
指以石膏为原材料雕刻而成的人物头像,一般用于美术教学、练习之用。石膏像是头像素描的基础。画石膏像是为了更好理解头像的结构,光影。石膏像之所以色调面积大是材质决定的,如果你把真人头糊上石膏也是这样的效果。且色块只是画素描时人为定义的。

石膏像制作的具体步骤
首先将石膏像模具放入开水中浸泡一分钟后拿起,晾干。以防模具在运输过程中挤压变型。(切记不能将模具放入开水中煮,否则模具将报废)
制作过程中所需工具:碗 夹子 筷子 小盆 小勺及玻璃板或木板
一、将模具对口拼齐后用夹子夹好(注:所使用的夹子必须要有力度),然后检查对口是否对齐。(如下图所示)
二、第一层:在碗中加入半碗清水,再加入适量石膏粉(水与石膏粉比例为1:1.8左右),然后搅匀,使之没有气泡。如果石膏粉固化比较快,水的比例稍多加一些;如石膏粉固化时间较慢,水的比例少加一些,灵活自定。(注:任何石膏粉固化后必须有强度,无强度的石膏粉不能使用,且在搅拌石膏粉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半分种内,否则石膏粉会在短时间内就会干。)
三、将搅拌好的石膏浆倒入模具中,快速转动模具,使石膏浆均匀的粘满模具,并将模具放置于平地或如下图一样挂起来以防模具变形。(如石膏浆在模具内未凝固是可以转动模具;如石膏浆在模具内初凝固时,则不能转动模具,否则倒出来的石膏像会产生裂纹。另外第一次倒入模具中的石膏浆的厚度必须适当,如太厚石膏压力过大会使模具变形,则倒出来的石膏像就变形;如太薄则容易破裂。
四、待第一层干后,按照上速方法重复二至三遍,每层进行前必需在上一层石膏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五、封底:先找一块泡沫垫,在将调好的石膏浆倒入石膏像产品中,然后如图所示晃动石膏像将泡沫垫盖在石膏像底部,再将石膏像正立过来,来回晃动石膏像,让石膏像里面的石膏浆填满到石膏像底部的每个位置,最后将石膏像放在平整的地方,将石膏像底部多余的石膏修除。
六、脱模:待石膏凝固好后,将石膏像放于平地,先将夹子拿掉,然后两手从底部开始慢慢剥去模具。(脱模时要手朝模具里面慢慢脱模,如有复杂地方不好脱模,可在模具表面倒适量开水使模具变软再脱模。在将底部的泡沫板拿掉,在将底部多余的石膏用小刀修除。
七、修补:做好的石膏产品,如有气泡洞,可用毛笔沾水加石膏粉修补气泡处。再用刀子刮去产品边多余处石膏。
八、模具保养:每次使用完后,将模具洗干净,待干后,放置阴凉干燥处,此模具切忌暴晒。

业务客服
在线咨询